赢得软弱的人

在林前9章,使徒保罗写到: 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甚么样的人、我就作甚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林前9:22-23) 这段众所周知的经文常常被视为传福音的指南。这里所描述的“救”传统上被理解为永恒的救赎,而“福音”则被理解为对未信者的拯救信息。因此,这些经文经常被用来告诉我们如何赢得非信徒归向基督。 然而,上下文并不支持这段经文以传福音为目的。当弄清楚第 22 节中的 “软弱的人 ”指的是什么时,这一点就很清楚了。 在上一章中,保罗谈到了他在教会中关于吃祭过偶像的肉(8:4)的行为。这是早期教会争论的焦点;有些人认为吃这样的肉是有罪的,而另一些人并不反对这样做。保罗说吃这种肉不是罪(第 4 节)。信徒在这方面有自由。但是,如果弟兄反对吃,他就不应该吃。如果一个吃肉的信徒身边有这样的弟兄,他也应该不吃。使徒保罗给“软弱的人”下了定义: 9 但你们要小心,恐怕你们的这种自由成为软弱之人的绊脚石。 10 若有人看见你们这些有知识的人,在偶像的殿里吃东西,那人良心若是软弱,岂不放胆去吃那些献给偶像的东西吗? 11 那软弱的弟兄,就是基督为他死的,岂可因你们的知识而灭亡吗? 12 你们这样得罪弟兄,伤了他们软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了。 13 所以,如果食物使我弟兄跌倒,我就不再吃肉,免得使我弟兄跌倒了(林前 8:9-13,着重部分由作者标明)。 这段经文中的软弱者是指哥林多的信徒,他们为吃祭偶像的肉而挣扎。保罗不是在讨论非信徒。他是在描述教会内部的行为。保罗是一个信徒的榜样,为了服事基督的身体,他甘愿放弃某些自由(8:4-6;10:23-25)。当保罗与这样的弟兄在一起时,他不吃肉,因为害怕使那些基督里的弟兄跌倒和犯罪。 保罗对那些在教会中的人,“向什么人就做什么人”,是为了救他们免于灭亡(见 10:31-33)。这个灭亡并不是指永恒的救赎,因为保罗说的是信徒。但他是在描述这个软弱弟兄的属灵健康。他不想看到弟兄因为保罗不愿意放下自己的喜好而陷入罪恶和毁灭。 这反映了整封信的信息。哥林多教会正在罪中挣扎。他们属肉体的行为、不成熟的举止、内讧和骄傲正把他们引向毁灭。保罗希望哥林多教会在基督的审判台前灵命健康,并在那一天从负面经历中得救。这一点反映在使徒在接下来的经文中所说的话中;他以自己为例,说明基督徒的生活是为了在基督的审判台上不被否定(9:24-26)。哥林多的信徒需要以这种方式得救。换句话说,保罗讨论的是哥林多信徒的成圣,而不是非信徒的永恒得救。 保罗这样做是为了福音(9:23)。《圣经》中的福音一词可以指很多东西,而不仅仅是单凭信心获得永生的救赎信息。《哥林多前书》中的好消息包括信徒即将复活,坚守的人将得到奖赏(3:15;9:24-26;15:1-2,39-41,58)。这一点在第 9 章的上下文中有所体现,使徒保罗解释说,他严于律己是为了得到主的认可,得到不朽坏的冠冕(第 24-26 节)。 保罗并不是说,他“向什么人就做什么人”,是为了让不信的人免于下地狱。相反,他是在描述自己在教会中的行为,以便更好地为信徒服务。他希望赢得他们,让他们灵命健康。这提醒我们,虽然教会被呼召去爱堕落的世界,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首要责任是彼此相爱(加 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