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唯独因信耶稣而得永生的得救信息的攻击并非是新鲜的事。例如,从《使徒行传》第 15 章开始,不信和信的犹太人都试图通过说外邦人需要受割礼来把行为带入得救的信息中。今天,对恩典的曲解仍然非常活跃。一种流行的神学框架——加尔文主义——正努力寻找行为来做得救的“证据”。它教导说,那些堕落的信徒从一开始就没有得救。第二个神学框架是阿民念主义,它教导说,行为对于维持永生是必要的,堕落的信徒会失去永生。这两个流行的阵营都曲解了救恩的信息,把行为作为永远得救的必要组成部分。可悲的是,这两种观点都破坏了《圣经》中明确的信息,即所有只要相信耶稣有永生的人都有永生,而且永远不会失去永生,即使他们后来堕落了。
如前所述,这并不是一场新的争战。今天,这场战争仍在继续。然而,这场争战正在发生变化,而且已经出现了新的方法来扭曲恩典的信息。这场争战似乎更加激烈了。教会今天所面临的攻击都是新的。在后现代时代,客观真理被妖魔化,救恩的确信被视为不必要甚至是有罪的,而经验则被提升为神学问题的仲裁者。
这些新攻击的一个例子是,有些人在描述得救的信息时使用的语言发生了变化。许多人现在不再仰望耶稣和祂永生的应许,而是宣称相信主的“身份”才是得救的信息。乍一看,这似乎是善意的。当然,不信的人唯有相信耶稣才能得救。然而,不信者必须知道关于基督的什么呢?如果传道人告诉不信的人,他们必须相信祂的“身份”,这对不信的人意味着什么?答案很简单的,但却是灾难性的: 他们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对某些人来说,祂是王。对其他人来说,祂是上帝的羔羊。祂也是我们的大祭司。祂是先知。祂是阿尔法和俄梅戛。祂是上帝。祂是和平之君,还有更多。一位在飞机上与我交谈过的年轻女士告诉我,耶稣是她所认同的“上帝的形式”,因为她从小就是基督徒,但对其他人来说,耶稣可以是他们在经历中与之联系最紧密的任何形式的神。
这种多元化的观点反映了我们在教会之外所看到的情况。例如,如今人们开始认同“非二元性”,这意味着他们的性别处于一个光谱上。他们的性别认同被视为是流动的。另一个例子是在最近的一次抗议活动中,一位新闻记者问一群抗议者他们为什么而游行。他们对此一无所知。虽然他们认同抗议活动,但他们不知道自己认同的是什么信息。这些例子表明,把主的“身份”作为得救信息指向非信徒是很危险的。首先,许多人认为基督的身份是流动的;因此,它变得毫无意义。其次,许多人说他们相信主的“身份”,但却不知道祂关于永生的信息。天主教徒、摩门教徒、加尔文主义者和飞机上的女孩都相信某种形式的主的“身份”。就像抗议者一样,许多人相信某种形式的主的“身份”,正如他们所定义的那样,但却从未相信过因信借着恩典得永生的信息。
当我们的世界不断努力打破客观真理时,得救的信息变得如此模糊以至于变得不可知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我们告诉不信的人要相信主的身份,我们就给了他们一个不完整的福音信息。救恩的信息变成了非信徒所希望的任何意思,而我们则驳斥了主的教导(《约翰福音》3:16;《马太福音》7:13-14)。可悲的是,我们看到今天教会的信息从清晰转向模糊,使未得救的人仍然未得救。
与此相反,《约翰福音》反复强调耶稣是永生的赐予者(《约》1:12;3:16;4:10,14;5:24;6:40,47;11:25-27)。事实上,《约翰福音》经常被称为“生命的福音”,因为它始终强调永生的恩赐。如果将永生从《约翰福音》中拿掉,就等于将这本书切成两半;这样就会拿掉这本书一半的信息。《约翰福音》是写给非信徒的,告诉他们如何才能得救(《约翰福音》20:30-31)。《约翰福音》的信息是明确的。我们应该在他们相信耶稣的时候告诉他们,耶酥就是赐永生的那一位。
无论是像加尔文主义者和阿明主义者那样通过增加行为,还是通过我们这个后现代世界的模糊语言,得救的信息都受到了攻击。撒旦不想让不信的人知道永生的恩赐。过去,他曾加入行为来破坏这一信息。今天,他又添加了一些看似善意的词语,把永生的恩赐从信息中完全拿走。他想让不信的人继续被蒙蔽。今天的教会继续与对得救信息的攻击作斗争,愿我们勇敢地宣讲那救恩的赐予者和恩赐。